• <rp id="oghoc"><object id="oghoc"><blockquote id="oghoc"></blockquote></object></rp>

        1. <tbody id="oghoc"><pre id="oghoc"></pre></tbody>
          <tbody id="oghoc"><track id="oghoc"></track></tbody>
          <dd id="oghoc"><track id="oghoc"></track></dd>
          <em id="oghoc"><object id="oghoc"><blockquote id="oghoc"></blockquote></object></em>
          當前位置: 首 頁新聞資訊

          揭互聯網金融6大騙術:玩熟人傳銷高返利游戲

          作者:藍海信息技術  來源:本站  發表時間:2016/11/24 14:39:25   瀏覽:

          2016年7月,伯納德·麥道夫已經在北加州的一座聯邦監獄服刑滿7年了,但這只是他牢獄生涯的微小片段。這位美國有史以來最大龐氏騙局的炮制者、前納斯達克主席在設計掏空華爾街精英口袋后,被判監禁150年。

          龐氏騙局的玩法說穿了就是空手套白狼,用新投資人的錢支付老投資人的利息和收益,只要不斷有“接盤俠”,就能一直維持繁榮的假象——這種花招絕不是空前絕后的,在麥道夫騙光這些頂級投資人180億美元以前已有長達一個多世紀的歷史,而如今又在國內的互聯網金融領域衍生出種種“變形記”。

          比如去年9月,昆明泛亞有色金屬交易所在網上銷售的理財產品“日金寶”就“完美”復制了這種騙術,高達430億元資金正中圈套。它在封閉的有色金屬市場內拆東墻補西墻,前期不斷引入流動性推高商品價格,后續投資資金難以為繼時便即刻崩盤。20余萬投資人和300多家機構像當年華爾街的那些富豪俱樂部成員一樣深陷泥淖。

          e租寶的騙術也大同小異。當運營成本總是大于平臺收益,e租寶也選擇了劍走偏鋒:為了繼續忽悠新資金投入來填補前期造成的天量巨坑,竟然虛構了九成以上的融資標的,超過90萬投資人接到最后一棒,才發現自己只是驚天騙局里可憐的炮灰。

          根據2015 年7 月18 日中國人民銀行等聯合印發的《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互聯網金融的主要業態包括了互聯網支付、網絡借貸、股權眾籌融資、互聯網基金銷售、互聯網保險、互聯網信托和互聯網消費金融等等。

          這些新興金融業態在帶來行業創新轉型和服務便利升級的同時,也因其蓬勃和新鮮感成為騙子挖苦人性的陣地。輕易相信投資收益神話的人注定要在這里失去所有。擠兌、停業、跑路、經偵介入、破產的緋聞暫時不可能停止糾纏這個年輕的名詞。

          盡管來自決策層的整改力度不斷加大,《2016年全國網貸行業半年報》依然顯示,僅P2P上半年就揪出了268家問題平臺。

          不過,一旦騙術被揭穿,這些金融把戲背后的邏輯往往近乎荒誕。

          本期《中國經濟周刊》就試圖剝離互聯網金融騙局的層層假象,白描出高危平臺的畫像,同時淬煉出一些防騙關鍵詞,梳理出當下流行的幾大騙術,幫助投資人提高免疫力。

          騙術

          關鍵詞

          熟人傳銷、高返利游戲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注意到,從已經被披露的各種問題互金平臺性質看,有不少涉及濃重的“金融傳銷”意味,大大集團正是去年被曝光的一宗傳銷式金融騙局。

          據記者了解,其擁有的“天文數字”般的員工都是傳銷鏈條上的環節,每個試用期員工必須購買5000元以上的一年期“大大寶”,想要轉正的員工則必須再購買5萬元“大大寶”,所以不斷由員工發展“下線”,內部集資的體量就相當驚人。

          還有一個被銀監會四度發文警示風險的外來互金平臺“MMM互助金融社區”也是傳銷典型。其實早在1994年2月,俄羅斯人謝爾蓋·馬夫羅季就創辦了MMM,注冊資金僅為10萬盧布(當時約合1000美元),因為利用傳銷的金字塔式投資返還方案吸引投資,后以詐騙入罪,刑滿釋放后卻重操舊業并傳入中國。平臺宣稱其線上產品日收益1%、月收益30%、年收益23倍,短時間內就俘獲了大批投資人,僅兩個吸金賬戶就累計非法集資3.23億元。

          而MMM并沒有任何實際產品,不對接任何產業,不產生任何現金流,僅通過設立推薦獎、管理獎的方式發展下線,拉親朋好友入伙。這個暗箱般運作的平臺此前已經多次崩盤凍結,由于在國內沒有注冊實體,服務器安置在國外,公安機關甚至無從介入調查。

          值得一提的是,高返利游戲也成為非法集資的套路之一。一些問題平臺通常打著金融創新的旗號,使出眼花繚亂的返利花招,利用循環消費、消費返還、網絡加盟和消費增值等名目眾多的“馬甲”和復雜的返利算法來迷惑投資人,本質都是給出超乎尋常的返利比例。

          比如“美國華爾街全球私募基金網”就曾以高額返利煽動投資人發展其他人入會加盟,介紹費高達投資總額的10%~12%。而高額返利也是中晉吸引投資人的把戲,據悉,中晉合伙人計劃曾打出“5萬起投,新開戶送5000元老鳳祥黃金,產品時間兩個月”的宣傳,相當于返利10%,此外,客服還私下與客戶約定賬面外“兩到三分”的額外回報。

          騙術

          關鍵詞

          “秒標”、饑餓營銷

          另一個特別值得引起關注的平臺疑點是“秒標”現象。依然是在“重災區”P2P 網貸平臺上,《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注意到,為了招攬人氣,有時會發放高收益、超短期限的秒標,具體的行騙方法就是通過網站虛構一筆借款,由投資者競標并打款,網站在滿標后很快連本帶息還款。

          這種方式將虛增交易量和虛降壞賬風險,誤導投資人,并且在短期內吸收大量資金,卻不進行凍結,存在金融詐騙的風險。由于秒標的標的不產生實際價值,極易被用來堆砌龐氏騙局。

          2014年6月27日上午,剛剛成立的新平臺恒金貸正式上線,下午老板就已失聯,刷新了網貸跑路的雷人歷史。平臺上午發布的秒標標的總金額為20萬元,年利率為8.8%,最低投資額為50元,因條件優惠,不少投資人試水“打新”,誰也想不到下午公司官網就全面癱瘓,任何渠道都無法聯系客服。

          因為根本不可能產生真實的價值和效益,所以秒標現象風險大增。更早些時候的“淘金貸”也曾在注冊日推出秒標活動吸引投資人。然而幾天后,淘金貸網站就已無法打開,案件嫌疑人終在甘肅落網。

          據記者了解,秒標往往造成饑餓營銷的假象,騙子“裝修”完一個網貸平臺后,制作一套假公司證件或套用其他公司證件,再憑此注冊一個域名并與第三方支付平臺合作,接著就給網友秒標的利誘,待投資者上鉤后將資金打入網站在第三方平臺的個人賬戶中,最后將資金提取出來直接跑路。

          此外,網貸之家創始人徐紅偉還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總結了多條過濾P2P平臺道德風險的經驗,比如在P2P平臺成交量的月度數據上,如果連續多個月份出現周期性波動,每個月同一天出現相同的成交量,極有可能是以新賬補舊賬的原因。

          與行業動態的結合也能成為判斷依據。2015年全國房地產市場低迷,而有做房地產業務的平臺卻突然在一段時間內資金量飆升,徐紅偉判斷其可能挪用資金。

          另有平臺一段時間內投資人數與交易額出現反方向的變化,徐紅偉懷疑其存在數據造假。而連續一段時間,投資人數和交易額下降過快,他則認為可能是投資人預感到風險,正在快速地撤資.

          盡管甄別平臺的方法確實復雜,但互聯網金融平臺犯罪的經偵難度極大,一旦平臺坍塌,投資人極大可能血本無歸,必須充分理性地投前調查。據經偵辦案人士對記者解釋,許多問題平臺甚至聘請專業技術人員負責網站框架工程設計和數據管理維護,定期銷毀、清洗企業交易記錄、人員架構、信息通訊等關鍵信息,或者依托外省甚至外國的網站服務器。還有犯罪組織主要頭目身居國外,利用網絡即時通信工具指揮國內人員從事犯罪活動,或者將受害人資金轉移至境外洗錢消費,增加了偵查機關從源頭上摧毀打擊犯罪網絡的難度。

          已立案的那些互聯網金融“巨雷”

          泛亞陷入430億元兌付危機

          2015年4月,泛亞有色金屬交易所的資金鏈出現問題,媒體報道,共牽涉22萬戶投資者、430億元資金。在昆明、上海等地,投資者聚集維權。兌付危機的起因,是泛亞推出的一個叫“日金寶”的活期理財產品。宣傳中,該產品“保本保息,資金隨進隨出”。2015年12月23日,昆明市政府發布通報稱,泛亞在經營活動中涉嫌違法犯罪問題,公安機關已依法立案偵查。

          2016年6月22日,昆明市政府通報泛亞涉嫌犯罪有關情況。通報稱,公安機關已依法對單九良等19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執行逮捕,查控了包括7萬余噸有色金 屬在內的一批涉案資產、資金。其間,4月1日—6月15日,泛亞有色案件有27974名投資人在“非法集資案件投資人信息登記平臺”注冊登記。

          e租寶非法集資500余億元

          2015年12月8日,新華社報道,e租寶及關聯公司涉嫌違法經營活動被調查。從2014年7月e租寶上線至2015年12月被查封,“鈺誠系”相關犯罪嫌疑人以高額利息為誘餌,虛構融資租賃項目,持續采用借新還舊、自我擔保等方式大量非法吸收公眾資金,累計交易發生額達700多億元。警方初步查明,e租寶實際吸收資金500余億元,涉及投資人約90萬名。

          2016年7月18日晚間,公安機關e租寶案件專案組發布公告,通報e租寶案投資人申請身份信息復核已經截止。

          大大集團非法集資40億元

          2015年12月 23日,互聯網金融公司大大集團被媒體報道因涉嫌非法集資4名高管被羈押,警方凍結了大大集團賬戶,發現其賬面上僅剩1億多元資金,但如果要實現投資人資金完全兌付,可能需要40億元左右。2016年6月,上海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受理大大集團非法集資案。

          鑫琦資產19億兌付危機

          2016年2月,陜西鑫琦資產上海分公司被爆出兌付危機,遭投資人圍堵。2月18日,鑫琦資產在官網發布公告,提出了三種解決方案:資產兌付;資產兌付,并協助限期變現;投資人可成立債權人委員會,負責兌付資產。據報道,此案涉及5000位投資人,涉及資金19億元。投資者反映,警方已經立案調查。

          快鹿50億元兌付危機

          2016年3月31日,快鹿集團旗下關聯公司金鹿財行和當天財富出現資金危機。4月6日,快鹿集團宣布承諾兩周內公布首期50億元兌付資產明細,但隨后卻不了了之。7月11日,快鹿出乎意料地發布“追討”公告,稱向快鹿集團內部人士或關聯企業人士等9人追討25億元債務,甚至公開了這些被追討人個人信息并向社會有獎懸賞。而之前所稱將要公布明細的50億元資產包,此刻已“縮水”成為25億元債權。

          中晉340億元兌付危機

          2016年4月6日新華社消息,上海警方對因涉嫌非法吸儲和集資詐騙的“中晉系”相關聯公司進行查處。截至2016年4月1日,中晉一期基金共募集資金52.6億元,超計劃籌資2.6億元。而另一項數據則顯示,截至2016年2月10日,中晉合伙人的投資總額已突破340億元,涉及總人次超過13萬。

          最新資訊
          • 768網絡即將上線啦,只因有你,未來的網絡更精彩

            768網絡即將上線啦,只因有你,未來的網絡更精彩768網絡是龍巖市藍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前身,未來網絡團隊歷時八年之久項目開發,以高精尖技術壓縮建站成本,以超低價甚至免費享受高端體驗。768網絡的目標!讓每個企業、個體戶、個人擁有自己的網絡名片,網上門頭!讓價格不再是阻礙的門檻!768網絡定于2018年8月8日準時上線,現面向社會各界招收代理商,一起打造網絡轉...

          • 陳氏商城進入后期的調試,即將試上線運營

            陳氏商城于2015年度曾測試試上線運營,因其處于互聯網+的轉型區,跟不上時代的發展,本公司龍巖市藍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成立三年之際,2018年到來之際,載著夢想與希望,我們再次起航,希望與廣大客戶朋友們精誠合作,開創未來新輝煌! 陳氏商城項目團隊已在進行最后的相關測試,涉及穩定性,安全性、壓力線程等測試,俗稱黑白盒測試,敬請期待陳氏商城的再次到來。項目研發歷...

          Contact US

          聯系我們

          ADD

          中國·龍巖

          13959078097 0597-13959078097

          地址:福建省漳平市解放北路139號

          中文字幕欧美aⅴ字幕,中文字幕有码无码aⅴ,国产α片免费观看在线人,超级欧美三级欧美一级
        2. <rp id="oghoc"><object id="oghoc"><blockquote id="oghoc"></blockquote></object></rp>

              1. <tbody id="oghoc"><pre id="oghoc"></pre></tbody>
                <tbody id="oghoc"><track id="oghoc"></track></tbody>
                <dd id="oghoc"><track id="oghoc"></track></dd>
                <em id="oghoc"><object id="oghoc"><blockquote id="oghoc"></blockquote></object></em>